自編講義:論語選

2014102900:49
                  論語選         姓名:____________

問題一:(今日回家功課)

(一)請模仿語錄體形式,觀察並記錄任一位任課老師所說過的道理?
(二)請抄錄張潮幽夢影選以及證嚴法師靜思語錄中,自己喜歡的兩段語錄。
(三)語錄體的作品會出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
(四)你喜歡閱讀一般的散文或語錄形式的書籍?為什麼?

 
  「語錄」即「言語的實錄」。古代學生將老師所說的話語,直接按照口述的語氣記錄下來。唐代以後,有些僧侶也按照這種方式記錄其師父所說的話語,並稱它為「語錄」,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文體。到了宋、明時代,儒者講學,門徒記錄其師講學的言語,也大量沿用這種文體。
 
問題二:

(一)論語的作者是誰?
(二)本課三則分別選自論語第一篇學而篇、第七篇述而篇、第十五篇衛靈公篇,這三篇的篇名和內容有無關係?
(三)「四書、五經、十三經」哪一個不包含論語一書?
 
《論語》是孔子與弟子、時人談論,以及彼此對答的紀錄,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述編輯而成,是集體記錄創作。記載時間由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
    書中各章形式短小,以記言為主,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著作。全書二十篇,每篇分為若干段,每段為一章,共計四百九十二章,共計一萬二千七百餘字。各篇通常是取首章首句二至三字作為篇名,篇名與內容無關。例如:述而篇首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衛靈公篇首章: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
    論語儒家的重要典籍,漢代以後流傳極廣,對中國歷史文化有深遠的影響。南宋 朱熹將《論語》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元、明、清各朝將《四書》列為科舉考試的範圍,地位超越五經。
(*五經:《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十三經:《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周禮》、《儀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問題三:請簡要筆記老師講述「儒家」思想背景介紹之重點。
 
 
 
 
 
 
 

問題四:請閱讀關於「孔子的出生背景」資料後回答

(一)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可從下文哪些地方看出?

(二)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段話和「有教無類」理念有衝突嗎?為什麼?

(三)哪一段可看出孔子的理論運用在管理上是成功的?

(四)「政治、教育、著述」孔子最愛哪個?你認為哪種影響力最大?

 
1、出生及刻苦求學階段:孔子的父親叔梁紇ㄏㄜˊ六十幾歲時,迎娶當時只有十六歲的顏徵在,他們曾經在魯國尼丘山焚香禱告,隔了一年便生了孔子。孔子頭頂中間低而四周高起,很像尼丘山,因此取名為丘,字仲尼。另《史記》言孔子的身材長九尺六寸,大約一百九十一公分,大家對他的身高都感到很驚異,還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他「長人」。孔子三歲時,父親即去世,由母親撫養成人。十五歲時發憤向學,由於生活貧窮,常遭別人冷眼。二十歲起,為了維持家計,先後做過管理倉庫和牲畜的小吏,並從中學到了許多生活的技能,雖然環境艱困,卻從不中斷學習。
2.開始設教時期:孔子三十歲左右,由於學有所成,便陸續有人前來向他問學,其教學特色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論貴賤、貧富、智愚都熱心教導,並且針對學生的個性、才能,分別採取不同方式指點。思考與學習並重,重視人格的培養。
3.出仕魯國時期:孔子五十一歲出任中都宰(地方首長),政績良好,後又晉升為大司寇(掌司法行政),並代理卿相,輔佐魯君。後因齊人用女樂蠱惑魯君使之荒怠政事,再加上剷除掌權大夫勢力的行動失敗,孔子眼見情勢已難有作為,乃毅然辭官去國。
4.周遊列國時期:孔子五十五歲開始周遊列國,抱持仁政、德政的主張,拜會了許多國君和大夫,歷盡艱辛,卻從未得到重用。六十八歲時,因魯君很誠懇的派人邀請他,才回到魯國。
5.刪修六經時期:孔子晚年的主要工作在蒐集、修訂各種文獻。這段期間裡,他仍然持續著教學的工作。可能由於過度勞累,再加上兒子孔鯉,以及他最喜愛的學生顏回、子路相繼去世,更對他的心靈造成嚴重的打擊,終於一病不起,而在七十三歲時溘ㄎㄜˋ然長逝。
 
問題五:請閱讀關於「孔子教育理念」資料後回答

(一)「因材施教」公平嗎?為什麼?

(二)請舉出老師認為是「因材施教」,你卻認為不公平的經驗。

(三)我們讚揚孔子開啟平民教育,有些人不喜歡被迫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你認為孩子有選擇要不要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嗎?


 
1.因材施教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樣的問題,孔子的回答南轅北轍,這是由於子路個性剛強急躁,故勸其三思而後行;而冉求個性怯弱畏縮,故勸其積極前進。
2.有教無類孔子一生對教育的最大貢獻,在於使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古代,教育原是貴族之專利,一般民眾無緣受教,直至孔子設教不分對象,「平民教育」於是興起。子曰:「自行束脩ㄒㄧㄡ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凡是誠心求教者,只要準備微薄之束脩(乾肉條,以十條為一束,作為拜見老師的禮物),不分貴賤貧富、不分智愚賢駑、不分地域國別,孔子一律施教。門下弟子據《史記》記載,共有三千人之多。

問題六:請閱讀關於玉容老師示範「讀論語有感」,找出一則論語中的內容,分享自己的心得。(回家功課)
 
昨天陪QQ讀論語,裡面有一段: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貧窮卻不阿諛奉承,富貴卻不狂妄自大,這樣的人如何呢?」)
 這是個好問題,因為人往往在遇到有所求時,會出現扭曲的嘴臉。相對的,一個有優越感的人,常不自覺的用炫耀妝點他的無知。所以,身為有錢人的子貢應該也是向老師暗示自己朝著「富而無驕」的方向努力,不錯吧?
沒想到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孔子認為這樣的人還OK啦!畢竟不驕傲、不諂媚只是道德的最低標準而已。若在不得志時,不怨天尤人,還懂得自我肯定、品味人生;得志時,不驕誇,還能夠有涵養的觀照人我,這樣的人才更棒。)
接下來這段話更深深感動我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老師說的是不是就是詩經中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孔子高興,讚美子貢:太棒了!能舉一反三,我可以好好和你談詩了!)
切磋琢磨是“成器”的必要過程,我們的成長中有多少椎心刺骨的磨鍊,原來都是要幫我們將心中的頑石修磨得更圓潤。我一直是稜角分明的頑石,還自以為這就是有個性,一直厭惡被磨成圓滑沒性格的鄉愿,卻在拿捏不好的情況下,偶爾狂狷、偶爾憤世嫉俗,失去了快樂。突然理解到:切磋琢磨,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是成就自適自在的自我。
這兩個師生很妙,在品德的完美上虛心的自我檢討、不以現況為滿足,我從他們身上學到:沒有完美人格的典型,只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般的意念,鼓勵自己用優雅的態度、面對生活。
 
問題七:請翻譯出____中字詞意思。並回答延伸問題。
 
子曰:「學時習,不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乎?人不知 ,不亦君子乎?」

(一)第一則提到的是為學的方法、樂趣和態度,請分類。       
()為什麼「學而時習之」和「有朋自遠方來」是令人喜悅快樂的事?
()這三句話皆使用了反問語氣。想一想,反問的寫作技巧可在文章中製造出什麼效果?
 
問題八:請翻譯出____中字詞意思。並回答延伸問題。
 
子曰:「三人行,有我 ,其不善者而 。」

(一)根據第二則,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原因為何?  
()想一想,進入國中將近四個月,班上同學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你看齊,有哪些壞習慣值得你警惕?
()「擇、從、改」三個字,你認為哪個最難做到?       
                                  
問題九:請翻譯出____中字詞意思。並回答延伸問題。
 
子貢問曰:「有一 可以終身 乎?」子曰:「 乎!所不 人。」
 
()在第三則中,孔子認為可終身行之的「一言」為何?他又如何解釋之?
()你有沒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