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編講義:紙船印象

2014101507:29
紙船印象
 
課前預習
1、形音義自行補充於課本上(詳見達陣參考書)
2、背下一則詩詞曲
3、背當課解釋
 
第一堂課:
課前預習過五關
(抽三位同學上台挑戰,並抽五組各一代表擔任關主,進行形音義、解釋、詩詞背誦賞析pk,挑戰者闖一關加兩分,關主守關成功加十分。闖關成功者可成為下一次的擂主。)
 
問題一:閱讀課文以及下關於寫作的文體介紹後,判斷本課屬於哪種文體?
 
一般作文常用的文體,大致歸納分類為四大項:
1、抒情文:著重情感的連結。表達對某一個特定的人、事、物、景、時的喜、怒、哀、樂、怨、憎、愛、欲…等等情緒感覺,來引發書寫的文體。
2、記敘文:多半以記人敘事或者描寫景緻為主。通常是以寫作者所見所聞為表達的重點,真實的把所看到的風景和所聽到的故事、典故等等平舖直敘…;或者很多奇異經歷也適合用這類文體來處理。其他如單一事件的發生,也可以以此文體紀錄。幾乎算得上是最普遍使用的文體了。
3、論說文:一般包含「議論」和「說明」兩大部分。說明,當然偏重事件的發展來龍去脈,有所說明剖析,側重客觀的事實陳述;議論則偏向主觀判斷及意見主張,也就是針對主題或事件提出個人的看法或見解。兩者相輔相成即成「論說文」,撰寫重點在於必須言之有「理」。因此寫論說文時,思考性極強,若非平日多加訓練,養成思考的習慣,懂得條理分明,敘述有序,緊扣主題發揮,恐難一步登天。
4、應用文:舉凡日常生活可能應用的文字,包括與人應對酬酢往來,社交往返,人事所需種種…,幾乎都可以稱之為應用文。因此小至名片、書信、郵件、日記、明信片、電報、便條、請柬、廣告,大至公文、函、契約、規章、會議、簡報、讀書報告、演講辭、自傳、公告,乃至假單、文書紀錄…等等,無一不屬於應用文的範疇。
 
問題二:
(一)紙船印象一文旨在抒發母愛的光輝,但卻不以「母愛」為題,這樣的命題有何好處?
(二)附件一的文章也是關於母愛,請為此篇文章選一個特別的題目。
 
問題三:請閱讀關於「台灣文學」背景資料後思考下列問題
(一)政治因素、語言因素如何限制台灣文學發展?
(二)台灣文學吸取的外來文化養分為何?
台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早期經常被視為或中國文學的支流,在發展上即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尤其在外來統治者的廣義殖民下,紛雜書寫系統使台灣文學呈現無法連貫的窘境。不過相對的,從南島語系原住民口傳文學中國古文(台灣傳統漢文學)、白話文日文台語文引發的複雜情況及斷層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面相。
台灣文學就廣義而言應為「出生或客居台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狹義上則應指「描寫台灣鄉土人物、再現台灣典型環境、運用台灣方言的作品、表現台灣人的生活與思想」的文學作品。
台灣文學歷經日治時期新文學、反共文學與西化現代主義文學的發軔萃煉過程後,1970年代之後的懷鄉、鄉土、政治、女性文學於2000年代仍以嶄新型態呈現,且佔台灣文學一定重要性。除此之外,暢銷的勵志文學、新興的網路文學同志文學也在這波多元化的並存發展中,競相在新媒介介面或寫作技巧上,重整台灣的新世紀文學圖像。而也就是如此,台灣文學雖在影像媒體夾擊中面臨著嚴峻挑戰,依舊試圖以更創新的面貌繼續蓬勃再生。
 
問題四:洪醒夫是台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創作者之一,其中〈散戲〉這篇文章讓你對台灣鄉土多了什麼認識?
 
散戲 洪醒夫

戲就這樣散了。
秀潔回到後臺,脫了戲裝,把臉洗淨,換上便服,掀開布帘,在外邊長板凳上坐下抽煙。
煙抽了大半截,才看到秦香蓮帶著四個孩子悠哉悠哉的晃回來,她已經退了妝.穿上輕便的夏服,喜孜孜的邊走邊玩,一點歉疚的神色都沒有。秀潔看了,不由得大怒起來,豈有此理,真正豈有此理,原先以為她趕不回來上戲,沒想到她卻早有預謀,早巳退妝,故意賴掉那段戲,一個演戲的人,怎麼可以對戲那麼不尊重?
秦香蓮回到戲臺邊,一面叮嚀孩子們不要亂跑,一面輕描淡寫的跟她打招呼:「散戲啦?」
「是啊!」她心裡有氣,嘴下便不分輕重起來:「這場戲演得好差,演員不負責任,草草散了!」
阿旺嫂不知是聽不出她話裡有話,還是故意裝迷糊.仍然淡淡地拋下兩句話來:「對啊!沒有觀眾,大家都沒有精神。」
秀潔突然咬牙切齒地說:「不管有沒有觀眾,戲都應該好好演!」
阿旺嫂正蹲著替孩子綁鞋帶,楞住了,手停下來,轉過頭,用疑惑的眼光仰視她,似乎不相信這句話出自她的口中;兩人目光「恰」的一下碰上了,秀潔立即別過頭去,她沒想到自己會這樣說;現在既然說了,就由它去,也許大家扯開來講會比較好。
停了幾秒鐘,德到阿旺嫂的聲音:「妳是在說我?」
「對!既然說了,也就不怕妳生氣,那段戲最重要,妳怎麼可以離開?」
「吉仔撞到木箱子,頭上撞一個大包,哭不停,我哄他,騙他,無效,只好帶他去吃冰!」
「難道妳不知道馬上就有妳的戲?」
「知道,我怎麼不知道!」
「知道還偏偏要去?」
「妳,妳不知道,一個做母親的……」
「我怎麼不知道,怎麼不知道妳兒女命好,稍微哭一下,就不得了啦,戲也不演啦……」
「喂,喂,妳講話要有良心,妳知道妳在講什麼嗎?我給你講,吉仔頭上撞一個大包,哭個不停,我才帶他們去的!老實給你講,這邊的人也不是捨不得孩子哭的,剛才在戲臺上,妳跟我講小的在哭,我給妳說管他去哭,有沒有?有沒有?妳憑良心講!……平常時,小孩哭哭沒有關係,要是出了意外……」
其他人都吃驚的圍攏過來,他們好似不敢相信,一向溫順乖巧的秀潔也會跟人吵架;大家七嘴八舌的勸,兩個人並不因此罷休,反而越說越激烈,各個馬不停蹄嘩哩嘩啦講一堆,除了三兩句彼此挑剔的話語以外,大部分的話都在表明心跡,陳述自己對歌仔戲的正確忠實的態度,語調十分慷慨激昂。勸架的人聽了,也慷慨激昂起來,也同樣大聲地搶著表明他們對歌仔戲的態度,到最後,大家都開口在講話,一時人聲鼎沸,分不清誰是敘述者,誰是聽眾;至於阿旺嫂與秀潔,早就被許多聲音隔開了,她們都聽不到對方在說什麼,卻賣力的講個不停。
金發伯站在稍遠的地方,木然地看著他們,他抽著煙,始終不發一語。天色漸自黯了,僅剩的那一點餘光照在他佝僂的身上,竟意外地顯出他的單薄來。秀潔從人與人之間的縫隙裡望過去,看到紙煙上那一點火光在他臉上一閃一滅,一閃一滅,那蒼老憂鬱而頹喪的神情便一下子鮮明起來,不由得想起以前教戲給她時的威嚴自信的臉色,兩相對照之下,使她內心悸動不已,便禁聲了。
翠鳳走過來,跟她說些什麼,她沒聽清楚.本想要告訴她,阿旺嫂不該下了妝再帶孩子去吃冰,想想也就算了,何旺嫂一直在強調,反正沒有人看戲,是不是認真演都無所謂,她心裡知道,大家心裡想的,完全不是這回事,卻也懶得再去分辨。以前出去唱流行歌曲的人,現在個個收入都比她好,她從不去計較,也不拿自己與她們相比。她後來也在戲臺上唱過流行歌,甚至做過「蜘蛛美人」那樣的事,不過,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兩相比較,她慶幸自己起碼還能維持現在這個樣子;雖則她已暗暗下了決定,不管如何.絕對不讓自己再繼續維持這個樣子了! 唉!是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家裡了,秀潔想,回去跟年邁的父母學種田,將來不要太挑剔,找個安分勤懇的種田人嫁了,生幾個孩子,好好教導他們,也不必規定他們必須有什麼大成就,只要安安分分做人,不學歌仔戲就可以了!
是了,就是這樣,去跟金發伯說。 秀潔向金發伯走去,走到他身邊,她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她在他身邊站了幾秒鐘,考慮著如何啟齒,卻聽金發伯說:
「我看我們這樣下去也不是辨法,大家這樣懶散隨便,怎麼能夠把戲演好?今晚這一場,大家拿出精神,認真做,不管有沒有人看,我們要演一場最精彩的!……我選的戲目是精忠岳飛,演十二道金牌,玉山的招牌戲!妳一定記得以前我們演這齣戲時,臺下人擠人的好光景……我們一定要好好做,做完這一場,我想,玉山是應該解散了,大家去找一點﹃正經的﹄事情做,好好過日子,從此以後,誰都不要再提歌仔戲了……」 末了,他慈祥的拍著秀潔的肩膀說:「晚上吃飽一點,才有精神……妳要把岳飛的精衶演出來.像以前那樣,不,要比以前任何一場都好……妳以前演得很好.今晚一定會更好!」
秀潔沒有回答,金發伯也沒有繼續說下去,兩個人在剛暗下來的天色下抽煙,火光一閃一滅,照見彼此的臉。秀潔清楚地感覺到,心中有一股激烈的什麼,在急速的擴張著。 這樣站了一會兒,金發伯突然奇怪的、異常的大笑起來,笑了一陣,才說:
「當然,妳可以放心,我保證,金發伯給妳保證,不會再強迫你唱流行歌……哈哈……。」
秀潔聽出他是有意幽默,有意製造輕鬆,有意大笑;胸中一時千頭萬緒,五味雜陳,聽著金發伯那樣的笑聲,竟比哭聲更令人難以承受,卻也只能附和著笑! 笑聲停歇,她竟在一種自己無法控制的、莫名其妙的情緒下,提高嗓門,朗聲答道:「你不要妄想!……就是你逼我唱,我死也不唱,看你這小小的開封府尹,又怎麼奈何得了本宮!」
不必刻意去學,那口氣就是陳世美的口氣,字正腔圓,功力十足。
其他人聽了,都哈哈大笑,鬧成一團。只有金發伯默不作聲,他低垂著頭,抽著紙煙。秀潔抑制著內心的激動,轉頭去看戲臺。在剛暗下來的天色裡,猶未燃燈的單薄的戲臺,便在她的眼中逐漸糢糊起來。
 
問題五:閱讀本課第一段與下列關於譬喻修辭的說明後,請回答下列問題: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有些是熱鐵烙膚,記憶長存:有些像是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而有一些事,卻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像秋草,似無所見,又非視而不見-─童年的許多細碎事物,大體如此,不去想,什麼都沒有,一旦思想起,便歷歷如繪。
(一) 請說出第一段課文中出現譬喻的句子。
(二) 請判斷下列十個例句分別屬於四種譬喻中的哪一種?
1、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2、時間,愛情的試金石。
3、路是一把瘦瘦的牧笛。
4、專家還不是訓練有素的狗?
5、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
6、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彷彿風乾福橘皮似的,甚為醜陋。

7、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9、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10、歌吹為風,粉汗為雨。

(三)請舉出生活中與①②③④項相符的生活經驗。
 
譬喻修辭補充:
譬喻由「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要素配合而成的,「喻體」是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喻依」,是用來比方說明此一主體的另一事物;「喻詞」,是連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 譬喻又分為明喻、隱喻、略喻。

★「明喻」:「喻體+喻詞+喻依」。句子當中有出現「 好像」、「親像」(閩南語)、「如同」、「恰似」、「宛如」、「彷彿」、「像」、「如」、「若」、「似」、「好比」等等。
★「暗喻」:又稱「隱喻」,就是將「喻詞」──「像」、「如」、「若」、
「似」…等等,直接轉換成「是」、「為」、「也」、「等於」、「成了」...。(將譬喻的句法隱藏於不知不覺。)
★「略喻」:略喻的構成為喻體和喻依,就是省略「喻詞」,而保留「喻體」、「喻依」的表現手法。」
★「借喻」:就是將譬喻句中的「喻體」、「喻詞」全消去,只餘「喻依」。

 
 
問題六:閱讀本課第二、三段後,請回答下列問題:
   紙船是其中之一。我曾經有過許多紙船,在童年的無三尺浪的簷下水道航行,使我幼時的雨天時光,特別顯得亮麗充實,讓人眷戀。
   那時,我們住的是低矮簡陋的農舍,簷下無排水溝,庭院未鋪柏油,一下雨,便泥濘不堪。屋頂上的雨水滴落下來,卻理直氣壯的在簷下匯成一道水流,水流因雨勢而定,或急或緩,或大或小。我們在水道上放紙船遊戲,花色斑雜者,形態怪異者,氣派儼然者,甫經下水即遭沉沒者,各色各樣的紙船或列隊而出,或千里單騎,或比肩齊步,或互相追逐,或者乾脆是曹操的戰艦-首尾相連。形形色色,蔚為壯觀。我們所得到的,是真正的快樂。
(一) 「無三尺浪」講的是童年的無憂無慮,有沒有比無三尺浪更好的說法?
(二) 從「那時,我們住的是低矮簡陋的農舍……我們所得到的,是真正的快樂。」,那麼你認為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三) 好萊塢童星的童年與成長,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變化?
(四)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來思考自己最重視的價值先後。
(五) 拿「曹操的戰艦」比喻首尾相連的紙船,這種是化用典故的寫作方式有何優點?
 
http://setmoney.blob.core.windows.net/newsimages/2014/05/09/78601-XXL.jpg13年前,電影《哈利波特》紅遍全球,捧紅飾演主角的丹尼爾雷克里夫,沒想到他一滿18歲,就酗酒成癮,更坦承拍攝《哈利波特》時,曾經就因為前一天喝太多,到片場還是醉醺醺的!近年來已經改上社會版的琳賽蘿涵,當年《天生一對》、《辣媽辣妹》多可愛,現在卻偷竊、吸毒樣樣來。
 
問題七:閱讀本課第四段後,請回答下列問題:
   這些紙船都是有感情的,因為它們大都出自母親的巧思和那雙粗糙不堪、結著厚繭的手。母親摺船給孩子,讓孩子在雨天裡也有笑聲,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到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也許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農作物都有被淋壞、被淹死的可能,母親心裡正掛記這些事,煩亂憂愁不堪,但她仍然平靜和氣的為孩子摺船,摺成比別的孩子所擁有的還要漂亮的紙船,好讓孩子高興。
(一) 看完映襯的修辭說明,請找出本段中映襯的例子。
(二) 使用映襯修辭的好處。
(三) 「這些□□都是有感情的」舉出一項最能表現父母對你的感情的物品。
映襯修辭補充:
將兩種相反的觀念或事物,對立並列,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意義鮮明的修辭。
例如:
  • 林逾,鳥山更
  • 寧可有光明失敗,決不要不榮譽成功
  • 做卑微的事,樹高傲的自尊。
  • 創業的人都自然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
  • 我們是一列憂愁又快樂的樹。(張曉風:行道樹)
 
問題八:閱讀本課第五段後,請回答下列問題:
   童年舊事,歷歷在目,而今早已年過而立,自然不再是涎著臉要求母親摺紙船的年紀。只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如此,便不致愧對紙船了。
 
(一)爬格子、007、搭11路公車、滿江紅、極樂世界,分別借代何種事物?
(二) 從年齡借代補充中,判斷下列各題借指年齡為何?
1.志學之年--(      )歲              10.總角--(      )
2.而立之年--(      )歲              11.始齔之年--(      )歲
3.不惑之年--(      )歲              12.強仕之年(男子)--(     )歲
4.知命之年--(      )歲              13.及笄之年-(      )歲
5.耳順之年--(      )歲              14.黃髮、耄耋--(      )
6.從心之年--(      )歲              15.弱冠(束髮)之年-(      )歲
7. 荳蔻之年(女子)--(      )歲     16. 垂髫-(      )
8. 二八之年(女子)--(      )歲     17. 古稀之年--(      )
9. 破瓜之年(女子)--(      )       18.花信之年(女子)--(    )歲
(二) 從「涎」著臉,中的「涎」字,說明何謂轉品法?並舉出曾學過之例子。
(三) 象徵修辭:把抽象的概念和情感,或是看不見的東西,藉由具體的事物表達出來。簡單的說,象徵修辭法就是用一種看得見的東西,來表達看不見的東西。末段中作者以「紙船」和「風雨」分別象徵何種抽象的概念?
 
  • 借代修辭補充:
指講話或寫文章時,放棄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語句不用,而另找其他名稱或語句來代替。
 
  • 年齡借代補充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全心定在求學上;到了三十歲,學業有了根底,能立住不會搖動;到了四十歲,遇到任何變故,都能權巧應付不被困住;到了五十歲,就能知道上天的命令;到了六十歲,聽到任何一句話,都能明白它的本義;到了七十歲,順從自己內心的欲望做事,都不會超越規矩法度。」)
2、
  • 襁褓之年:幼年。襁褓ㄑㄧㄤˇ ㄅㄠˇ,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
  • 周晬:一歲。小兒周歲時所舉行的宴會。「晬」ㄗㄨㄟˋ。
  • 始齔之年:七、八歲。齔,ㄔㄣˋ,自乳齒脫換為成人的牙齒。
  • 垂髫:七、八歲的幼童,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髫,ㄊㄧㄠˊ
  • 總角:七八歲。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
  • 豆蔻年華:多指女子十三、四歲之時。出自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 笄是古代盤頭髮用的簮子。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
  • 耄耋,八十歲。耄,ㄇㄠˋ,耋,音ㄉㄧㄝˊ。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
  • 二十四番花信風:簡稱“花信風”。古代指應花期而至的風。從小寒到穀雨,四個月間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五日爲一候,計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
 
 
 
課後加分
蒐集借代、轉品、可愛摺紙、描寫親情短文、台灣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