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編講義:王冕的少年時代

2015041516:30
第七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吳敬梓      總積分:




活動一: 楔子是什麼?
本文節選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回目底下有一首詞:「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作者對這首詞作了一些說明,他說:「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捨著性命去求它,及至到手後,味同嚼蠟。自古及今,哪一個是看得破的?」然後馬上語氣一轉:「雖然如此說,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個嶔崎磊落的人。……」以下就是我們選為課文的這一篇文章了。
  「楔子」是什麼東西呢?它原是一種上粗下銳的小木塊,在做器物或建築時插進榫(音榫)縫中,這樣可以使接榫的地方密合固定。因此古代小說通常在正式開始前,先說說幾個人、幾件事,藉此來引出正文,使作者寫這部小說的用意和這一部小說的正文之間有個密合的「接榫」,這一段引文就叫「楔子」。《儒林外史》的第一回就是作者吳敬梓藉王冕這個視功名利祿如糞土的著名人物,來對照那些一心只想追求名利富貴,表面上卻又裝腔作勢的讀書人,並對這些人的庸俗無恥、可厭可惡加以嘲諷。回目說:「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敷陳」是鋪排陳述的意思,「隱括」在這裡有委婉表達、曲折概括的意思。總之,作者是透過楔子中王冕這個人的言行、故事來陳述寫這部小說的主旨,委婉表達了全書的大意。


活動二:課文提問
1.第一二段:請根據表格,統整王冕母親的相關訊息。
婚姻狀況 經濟情況 所做努力 遭遇困境 解決方法 心 情
2. 第一二段:「我在學堂坐著,心裡也悶,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王冕嘴上這樣說,心裡是不是也這樣想?請說說你的看法。(課本問題與討論)
3、第三段:從秦老對王冕母子講的話,請你推想一下秦老的性情,並引用課文來印證你的想法。(課本問題與討論)
4.  第三段:從王冕母親送他去放牛的過程中,何處可看出母親的慈愛與不捨?
5.   第四段:請找出關於王冕孝親的敘述。
6.  第五段:提到王冕想畫荷花是受到美景影響,請找出觸發他畫荷的寫景句。請依視角的遠中近來分析。
7.第六段:如何描述王冕自學畫荷成功的過程?請舉課文文句說明。(擷取與檢索)
初時 → 三個月之後 → 成名經過
8.  請以時間為順序,寫出全文主要關於王冕在「學習」方面的情節發展。   (統整與解釋)
七歲上 十歲時 十三、四歲時 十七、八歲時
       
9.       請找出證據分別說明王冕「孝順和勤學、嶔崎磊落」等三項特質?



活動三:你以為故事結束了嗎?王冕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這王冕天性聰明,年紀不滿二十歲,就把那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納朋友,終日閉戶讀書。又在《楚辭》圖上看見畫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頂極高的帽子,一件極闊的衣服。遇著花明柳媚的時節,把一乘牛車載了母親,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闊衣,執著鞭子,口裡唱著歌曲,在鄉村鎮上,以及湖邊,到處玩耍;惹得鄉下孩子們三五成群跟著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只有隔壁秦老,雖然務農,卻是個有意思的人;因自小看見他長大的如此不俗,所以敬他,愛他,時時和他親熱,邀在草堂裡坐著說話兒。
  一日,正和秦老坐著,只見外邊走進一個人來,頭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敘禮坐下。這人姓翟,是諸暨縣一個頭役,又是買辦。因秦老的兒子秦大漢拜在他名下,叫他乾爺,所以常時下鄉來看親家。秦老慌忙叫兒子烹茶,殺雞,煮肉,款留他,就要王冕相陪。
  彼此道過姓名,那翟買辦道:「這位王相公,可就是會畫沒骨花的麼?」秦老道:「便是了;親家!你怎得知道?」翟買辦道:「縣裡人,哪個不曉得!因前日本縣老爺吩咐要畫二十四副花卉冊頁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我聞有王相公的大名,故此一徑來尋親家。今日有緣,遇著王相公,是必費心畫一畫!在下半個月後,下鄉來取;老爺少不得還有幾兩潤筆的銀子,一併送來。」
  秦老在傍,著實攛掇。王冕屈不過秦老的情,只得應諾了,回家用心用意畫了二十四副花卉,都題了詩在上面。翟頭役稟過了本官,那知縣時仁,發出二十四兩銀子來。翟買辦扣剋了十二兩,只拿十二兩銀子送與王冕,將冊頁取去。時知縣又辦了幾樣禮物,送與危素,作候問之禮。危素受了禮物,只把這本冊頁看了又看,愛玩不忍釋手。次日,備了一席酒,請時知縣來家致謝。
  當下寒暄已畢,酒過數巡,危素道:「前日承老父臺所惠冊頁花卉,還是古人的呢?還是現在人畫的?」時知縣不敢隱瞞,便道:「這就是門生治下一個鄉下農民,叫做王冕,年紀也不甚大。想是才學畫幾筆,難入老師的法眼。」危素嘆道:「我學生出門久了,故鄉有如此賢士,竟然不知,可為慚愧!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見識,大是不同,將來名位不在你我之下。不知老父臺可以約他來此相會一會麼?」時知縣道:「這個何難;門生出去,即遣人相約。他聽見老師相愛,自然喜出望外了。」
  說罷,辭了危素,回到衙門,差翟買辦持個「侍生帖子」去約王冕。翟買辦飛奔下鄉,到秦老家,邀王冕過來,一五一十,向他說了。王冕笑道:「卻是起動頭翁上覆縣主老爺,說王冕乃一介農夫,不敢求見;這尊帖也不敢領。」翟買辦變了臉道:「老爺將帖請人,誰敢不去!況這件事,原是我照顧你的;不然,老爺如何得知你會畫花?論理,見過老爺,還該重重的謝我一謝才是!如何走到這裡,茶也不見你一杯,卻是推三阻四,不肯去見,是何道理?叫我如何去回覆得老爺?難道老爺一縣之主,叫不動一個百姓麼?」王冕道:「頭翁!你有所不知。假如我為了事,老爺拿票子傳我,我怎敢不去?如今將帖來請,原是不逼迫我的意思
了,我不願去,老爺也可以相諒。」翟買辦道:「你這都說的是什麼話!票子傳著倒要去,帖子請著倒不去!這不是不識抬舉了!」秦老勸道:「王相公!也罷;老爺拿帖子請你,自然是好意,你同親家去走一回罷。自古道『滅門的知縣』,你和他拗些什麼?」王冕道:「秦老爺!頭翁不知,你是聽見我說過的。不見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麼?我是不願去的。」翟買辦道:「你這是難題目與我做,叫我拿什麼話去回老爺?」秦老道:「這個果然也是兩難,若要去時,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親家又難回話。我如今倒有一法:親家回縣裡,不要說王相公不肯,只說他抱病在家,不能就來,一兩日間好了就到。」翟買辦道:「害病,就要取四鄰的甘結。」
  彼此爭論了一番,秦老整治晚飯與他吃了;又暗叫了王冕出去問母親秤了三錢二分銀子送與翟買辦做差錢,方才應諾去了,回覆知縣。知縣心裡想道:「這小廝哪裡害什麼病!想是翟家這奴才,走下鄉狐假虎威,著實恐嚇了他一場,他從來不曾見過官府的人,害怕不敢來了。老師既把這個人託我,我若不把他就叫了來見老師,也惹得老師笑我做事疲軟。我不如竟自己下鄉去拜他。他看見賞他臉面,斷不是難為他的意思,自然大著膽見我;我就便帶了他來見老師,卻不是辦事勤敏?……」又想道:「堂堂一個縣令,屈尊去拜一個鄉民。惹得衙役們笑話。……」又想道:「老師前日口氣,甚是敬他;老師敬他十分,我就該敬他一百分。況且屈尊敬賢,將來志書上少不得稱讚一篇。——這是萬古千年不朽的勾當,有什麼做不得!」
  當下定了主意。次早傳齊轎夫,不用全副執事,只帶八個紅黑帽夜役軍牢,翟買辦扶著轎子,一直下鄉來。鄉裡人聽見鑼響,一個個扶老攜幼,挨擠了看。轎子來到王冕門首,只見七八間草屋,一扇白板門緊緊關著。翟買辦搶上幾步,忙去敲門。敲了一會,裡面一個婆婆,拄著拐杖,出來說道:「不在家了;從清早裡牽牛出去飲水,尚未回來。」翟買辦道:「老爺親自在這裡傳你家兒子說話,怎的慢條斯理!快快說在哪裡,我好去傳!」那婆婆道:「其實不在家了,不知在哪裡。」說畢,關著門進去了。
  說話之間,知縣轎子已到。翟買辦跪在轎前稟道:「小的傳王冕,不在家裡,請老爺龍駕到公館裡略坐一坐,小的再去傳。」扶著轎子,過王冕屋後來。屋後橫七豎八,幾稜窄田埂,遠遠的一面大塘,塘邊都栽滿了榆樹、桑樹。塘邊那一望無際的幾頃田地,又有一座山;雖不甚大,卻青蔥樹木,堆滿山上。約有一里多路,彼此叫呼,還聽得見。知縣正走著,遠遠的有個牧童,倒騎水牯牛,從山嘴邊轉了過來。翟買辦趕將上去,問道:「秦小二漢!你看見你隔壁的王老大牽了牛在哪裡飲水哩?」小二道:「王大叔麼?他在二十里路外王家集親家那裡吃酒去了。這牛就是他的,央及我替他趕了來家。」翟買辦如此這般稟了知縣。知縣變著臉道:「既然如此,不必進公館了,即回衙門去罷!」時知縣此時心中十分惱怒,本要立即差人拿了王冕來責懲一番,又恐怕危老師說他暴躁;且忍口氣回去,慢慢向老師說明此人不中抬舉,再處置他也不遲。
  知縣去了。
  王冕並不曾遠行,即時走了來家。秦老過來抱怨他道:「你方才也太執意了!他是一縣之主,你怎的這樣怠慢他?」王冕道:「老爹請坐,我告訴你。時知縣倚著危素的勢,要在這裡酷虐小民,無所不為。這樣的人,我為什麼要相與他!但他這一番回去,必定向危素說。危素老羞變怒,恐要和我計較起來。我如今辭別老爹,收拾行李,到別處去躲避幾時,──只是母親在家,放心不下。」母親道:「我
兒!你歷年賣書賣畫,我也積聚下三五十兩銀子,柴米不愁沒有。我雖年老,又無疾病,你自放心出去躲避些時不妨;你又不曾犯罪,難道官府來拿你的母親去不成!」秦老道:「這也說得有理。況你埋沒在這鄉村鎮上,雖有才學,誰人是識得你的?此番到大邦去處,或者走出些遇合來,也不可知。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漢身上,替你扶持便了。」王冕拜謝了秦老。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來替王冕送行;吃了半夜酒回去。
  次日五更,王冕起來收拾行李,吃了早飯,恰好秦老也到。王冕拜辭了母親,又拜了秦老兩拜,母子灑淚分手。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秦老手提一個小白燈籠,直送出村口,灑淚而別。秦老手拿燈籠,站著看著他走;走的望不著了,方才回去。


活動四:真有王冕嗎?
※出入於真實與虛構之間
  歷史上王冕真有其人,但吳敬梓以小說手法將這個人物美化了。他寫王冕成名之後,堅拒與權貴納交,連吳王朱元璋慕名來請教,也淡然處之。吳王登基,王冕亦不肯應天子徵聘,終身隱居會稽山中,後來得病去世,還是山中鄰人湊合款項,才將他葬在會稽山下。
  但在歷史上,《明史》把王冕列在〈文苑傳〉,而不是〈儒林傳〉,所以他基本上是個文人,而不算儒士。照傳記中所述,他屢次參加科舉,卻都考不上。後來曾經北遊燕都(元朝首都,即今北京),住在一個蒙古大官家中。等到朱元璋起兵攻到浙江,就找到他,請他做了軍中參謀。由此看來,王冕其實並不見得鄙棄功名利祿。《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完全是作者吳敬梓創造出來的一個小說人物,與正史中的王冕大不相同,我們不可以把虛構的小說人物當作真實的歷史人物,這一點是值得特別注意的。



活動五:【章回小說淺說】
一、定 義
  小說是文學的一大類別,今通稱以散文描寫人物故事,而有完整布局、包含主題意識的作品為小說,依篇幅長短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極短篇小說等。小說的內容往往含有傳奇、虛擬的成分,但藉小說來反映真實人生,是小說創作的主要目的。
  中國小說起源於何時?一般研究文學的人都認為起源於古代的神話與傳說。但有正式的小說出現,則應是在魏 晉南北朝時。
  「小說」一詞,最早出現於《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意是指瑣碎的話。至班固著《漢書》,於〈藝文志〉云:「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ㄅㄞˋ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小說的概念才逐漸形成。
二、分 類
(一)筆記小說
  魏 晉時期以雜說叢語為小說,多半為零星記事,沒有整體結構。此時的小說類型有以鬼神怪異之事為題材的「志怪小說」,如干寶的《搜神記》;也有以記載古今名人軼事為主的「志人小說」,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由於寫作方式均為短篇文言文、逐條筆記而成,因而統稱為「筆記小說」。
(二)傳 奇
  筆記小說雖具有小說的雛形,卻仍缺乏完善的結構與深刻的描寫,直到唐代,文人才開始創作有結構的小說,短篇小說的體制至此才開始確定。唐傳奇一般分為三類:一是神怪,如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二是愛情,如元稹 〈鶯鶯傳〉、陳鴻〈長恨歌傳〉;三是豪俠,如杜光庭〈虯髯客傳〉。唐傳奇對後代戲曲的發展影響深遠,其中許多故事,成為後代戲曲的題材,經過無數戲曲家的努力,唐代小說的內容成為流傳不衰的民間故事。
 (三)話 本
  宋元的白話小說是由民間藝人創造、發展出來的,創作目的其實不是為了文學,而是為了生活。大約在唐代,民間就已經有人以講演故事(即「說話」)為職業。到了宋代,在大都市中稱作「勾欄」的遊藝場所,「說話」已十分興盛,而說話人講說故事時所根據的底本即叫做「話本」,其中用語非常淺近俚俗。較出色者,除《五代史平話》外,《大宋宣和遺事》為《水滸傳》的源頭,《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為《西遊記》的前身。大致而言,話本是中國小說由文言到白話、由短篇到長篇的重要過渡時期。
(四)章回小說
  章回小說是從宋元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明清長篇小說的通稱,也是中國長篇小說的代表形式。它仍保有話本的一些特色,如內容分章標回,每回前用兩句對偶的文字當作標題,稱為「回目」,作用是概括該回故事的內容,如《儒林外史》第一回的回目是「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且每回末常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收語,此即受說話人說書的影響。中國小說經過了宋元的長期孕育,到了明清,白話文成熟,經營小說的手法更進步,藝術技巧與思想內容,都達到很高的成就,成績相當可觀。
  在這個領域中,發展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名作,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與《儒林外史》等,而章回小說的登峰造極之作,首推揚名國際,造成「紅學」潮流的《紅樓夢》。
  《紅樓夢》以後,章回小說可謂盛極而衰,逐漸走下坡。近代,社會急劇變化,又受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人們的生活內容與思想觀念有了巨大的改變。抗戰時期,以魯迅為首的新作家開始取法西方小說的創作形式與精神來寫作小說,自此中國小說便逐漸以不同於以往的新面貌出現了。
 
活動六:吳敬梓趣聞軼事
(一)鄉里傳為子弟戒
  吳敬梓生父名叫吳雯延,雯延的長兄名霖起,霖起無子,敬梓在襁褓之中就過繼給伯父。吳霖起淡泊名利,崇尚節操,他的思想品格、生活態度對吳敬梓的影響很深。吳霖起逝世後,吳敬梓繼承遺留下來的一大筆祖產,約有兩萬餘兩銀子,但他生性豁達豪邁,助人急難,無論識與不識,也不辨清緩急真偽,有求必應。又喜歡與文士們往來酬唱,宴飲遊樂;既揮霍又不善營生,不到十年,家產就花個精光。「田廬賣盡,鄉里傳為子弟戒」,吳敬梓成為鄉人眼中辱沒家風的不肖子孫,是鄉人用來告誡子孫的負面人物,他終於受不了人們的嘲諷與白眼,在三十三歲那年離開全椒老家,搬到南京,寄居秦淮河畔。
(二)文章大好人大怪
  吳敬梓有優越的家學淵源,加上天資聰穎,才思敏捷,年少時還曾作詩冒稱是南朝詩人沈約的作品,竟然不只矇過同輩,連長輩也不能識破。大家都認為以他的學識和才華,要仕進是輕而易舉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直到二十三歲,他才意外進了學,當上秀才。五年後,參加滁州科考,雖然被破格拔為第一,但主考官卻呵斥、羞辱他「文章大好人大怪」。同年秋天,以滁州科考第一的身分參加鄉試,「落筆千言徒灑灑」,以為勝券在握,竟然名落孫山,而不學無術者卻反而高中,「舉業無憑」,使他對科舉制度產生懷疑,心中充滿憤慨不平。
(三)窮困潦倒,「暖足」為樂
  既然絕意仕進,又無一技之長,吳敬梓生活窮困,除了幾件簡陋家具、幾百本書,物質生活極端匱乏,「囊無一錢守,腹作千雷鳴」,窮到極點,就拿幾本書去換一點米糧。冬夜漫長,沒柴生火,熬不住寒冷,便找些同病相憐的朋友,乘月夜,出南門,繞城牆腳下邊走邊歌吟呼嘯,幾十里路不停的走,直走到天亮才進城,各自大笑散去,吳敬梓以「暖足」戲稱之。
  友人程晉芳的叔祖程麗山曾命其子去探望,「持米三斗,錢二千,往視之」,果然吳敬梓已「不食兩日矣」 !他接受兩千錢濟助後,又馬上備辦酒食,邀窮朋友痛快一頓,根本不把明天的生計放在心上。由於貧困潦倒,吳敬梓從四十一歲開始經常外出投靠親友,直到病死揚州為止。有一次到淮安探訪程晉芳,行囊之中空空如也,連筆硯也無,程晉芳詫異,吳敬梓答以:「我胸中自有筆墨。」五十四歲冬病逝,已經一無所有。友人向兩淮鹽運盧見曾求助,才有營葬之貲。棺木運回南京,有說安葬在清涼山麓,也有說在鳳臺門,但這位文豪究竟葬在何處,已經無人知曉了。


活動七:儒林外史的特色
見解不凡
(1)反迷信、反禮教,鄙視那些不學無術、裝模作樣或汲汲於名利的知識分子。
(2)厭惡科舉:看透滿人的兩手策略,一方面興文字獄,另一方面用科舉籠絡士人。
諷刺高明
(1)借寫明代的故事,諷刺時(清代)弊。
(2)慼而能諧,婉而多諷(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以詼諧滑稽手法,將悲劇寫成喜劇。
文筆上乘
(1)人物刻畫生動:作者善用三言兩語來描繪人物的形象,也善用典型情節來塑造典型形象。如范進中舉前後的誇張情節,呈現出更真實的人性,寓意極深。
(2)白話寫實:取材現實事件,運用口語,以白描簡練的技巧表達,讀來倍感親切。
結構獨特
採用「雖云長篇,頗同短制」的獨創性結構。沒有貫串全書的主要角色、線索、中心人物,卻能環繞反對科舉制度這一點,安排近兩百個人物,巧妙的將人物和故事連綴成篇,環環相扣,廣泛的反映社會生活。
 
活動八:認識科舉
 
應試等級 舉辦時間 舉辦地點 及第者 大約對應現代學制
童試 每年二月 縣城 生員(秀才) 高中
鄉試 三年一試,八月舉行
(秋闈)
省城 舉人 大學
會試 鄉試的次年春天(春闈) 京師 貢士 碩士
殿試
(天子親策於廷)
會試同一年 廷殿 進士
第一名狀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博士
 
 
活動九:


語氣判別
甲、無奈  乙、故作輕鬆  丙、叮嚀  丁、自我期許  戊、敷衍
己、推測  庚、命令    辛、自責  壬、驚訝    癸、懷疑
(   ) 1.     你什麼都不懂,怎麼做得出東西來?
(   ) 2.     娘說的是。我在學堂坐著,心裡也悶,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
(   ) 3.     天下哪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
(   ) 4.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 5.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   ) 6.     你在此須要小心,休惹人說不是;早出晚歸,免我懸念。
(   ) 7.     什麼?一個十七歲的孩子自己製造手錶?
(   ) 8.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   ) 9.     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   )10.     當的當了,賣的賣了,只靠我做些針黹生活尋來的錢,如何供得你讀書?
活動十:時間詞判別
(  ) 1.  稍待「片刻」,我馬上回來。
(  ) 2.  「轉瞬」即逝的流星,留下永恆的回憶。
(  ) 3.  冬天「不知不覺」的來了,鵝毛般的雪片,紛紛的落了下來。
(  ) 4.  「剎那間」,一陣狂風將廣告看板吹倒了。
(  ) 5.  下班之後,便是黃昏了/「偶爾」也望一望絢麗的晚霞。
(  ) 6.  師傅的好廚藝遠近馳名,「向來」為客人所稱道。
(  ) 7.  這雨「一直」下了整個禮拜,都還未停。
(  ) 8.  看到老師來了,大家「霎時」安靜下來。
(  ) 9.  中國長江流域「歷來」被稱譽為富饒的魚米之鄉。
(  )10. 一場大地震,「頃刻間」毀了家園,房舍化為烏有。
活動十一:成語判讀: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人格高尚」?請在( )中打P。
(   ) 1. 寡廉鮮恥                                (   ) 2. 嶔崎磊落
(   ) 3. 一片冰心                                (   ) 4. 松柏長青
(   ) 5. 空谷幽蘭                                (   ) 6. 光風霽月
(   ) 7. 不拘小節                                (   ) 8. 憤世嫉俗
(   ) 9. 高風亮節                                (   )10. 冰清玉潔